0931-8276785
13965522023
四联桥TuLienBridge,河内2030交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基建项目 12月9日晚,越南总理范明政会见了以严介和为首的来自中国的11个省市的18家企业
▲ 四联桥Tu Lien Bridge,河内2030交通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基建项目
12月9日晚,越南总理范明政会见了以严介和为首的来自中国的11个省市的18家企业和集团领导,共同探索在越南的投资机会。会见中,范明政建议太平洋集团及其他中国企业研究参与以下项目的建设:
综合海外信息看,河内市2021-2025年的中期规划中,只提出了基建投资的准备工作,资金和招标组织形式、时间等都没有明确。
预计最快也要等到2025年底才可能完成相关手续和投资政策。另,越南境内还有一系列危旧桥梁,迫切需要投资和升级改造。
英国国家公路局 National Highways 于7月发起一项竞赛,为英格兰东南部泰晤士河隧道公路的人行桥寻找最佳设计方案。
评审标准有五个:桥梁结构合理性、低碳材料、低碳施工、环境和谐、过桥体验。
竞赛共收到30个海选方案。经评委匿名投票,英国国家公路局于12月10日公布了最终入围的五个方案。冠军将于2025年春末揭晓。这一竞赛将有利于推动低碳桥梁建筑的发展。
Arup 和 Sean Harrington Associates 设计的一座双跨人行桥,桥身采用双拱胶合木梁。桥中央桥墩为全钢结构,引桥处采用加固路堤。
COWI和Moxon设计的由V形不锈钢桥墩支撑的木桥,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主跨,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Davies Maguire 设计的双拱梁木桥,主墩为倾斜钢支柱,引桥墩为石柱。
Webb Yates Engineers 对传统的石梁桥做出现代化的诠释。具体设计为一座预应力石桥,并将内部预应力筋艺术地展示在立面之外。
英里长桥The Mile Long Bridge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东北部294 号州际公路与德斯普兰斯河的交点。全长1405米,设有51个桥墩,除德斯普兰斯河之外,还要横越芝加哥船政局、一条运河、一座火车站和一个联运码头,2019年开始全面翻新。
由于该桥跨越多河、多线及多座特殊结构物。因此,伊利诺伊州交通厅专门设计了创新的龙门吊系统,代替传统的建筑起重机,在芝加哥卫生和船舶运河附近和上方的区域移动和安装桥梁。
德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速公路和桥梁正面临严重危机。德累斯顿的卡罗拉大桥9月发生倒塌就是冰山一角。目前有5000多座桥梁亟待修复、翻新或重建。
然而,债务政策限制了政府预算,路桥部门每年资金缺口达15亿欧元,2025年夏天之前都不会有新的资金投入,路桥项目规划拖延停滞。
德国总理朔尔茨与自民党财长林德纳主张不同,加剧了2025年基建预算的不确定性。德国建筑中央协会再次发出警告,阐释路桥行业正在承受损失,未来需要更大投资弥补。
小编:德国各党派正在准备竞选。能源价格、基建投资、移民政策是下届政府面临的三个焦点议题。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拱桥在桥梁的基本桥型中受力最为合理。主要承力结构是拱圈,处于偏心受压因此没有疲劳问题,耐久性好,刚度大,造价有竞争力。工业革命以前,拱桥是世界各国内河主通航孔的最佳选择。
当时,拱桥大多使用满堂支架施工,在防洪方面有较大风险。奥地利工程师约瑟夫·米兰(Josef Melan)于 1898 年发明了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而我国工程师则将钢管混凝土拱用作劲性骨架,并创造了巧妙的调载技术,提高了经济性并降低了施工风险,拱圈实现了无支架施工。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和劲性骨架的混凝土拱桥从建造数量、跨径、质量都形成了一次较为集中的突破,保持了我国在拱桥建设上引领世界的地位。
1858年,美国首都华盛顿地区的一项渡槽工程中,建造过一座“水管桥”。该桥是一座跨度61米的拱桥,其主拱由两根直径1.22米的铸铁管构成。
1859年,英国建造了主跨139米x2的皇家阿尔伯特铁路桥 Royal Albert Bridge,主跨采用透镜式熟铁桁架,桁架上弦为拼接成形的椭圆形铁管拱。
1874年,美国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建成世界上第一座钢拱桥——伊兹桥 Eads Bridge。受“水管桥”的启发,其桁拱的上、下弦杆件采用的是拼接的钢管,直径45.7厘米。
1890年,英国建成举世闻名的福斯铁路桥,该桥为钢悬臂桁架梁桥,跨度达到空前的520米。根据当时的施工照片分析,其桁架的部分构件,是由管片铆接而成的钢管构件。
1936年,前苏联列宁格勒(即今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上建成了一座公路桥,取名沃洛达尔斯基桥Volodarsky Bridge。该桥分为三跨,中间小跨为双叶式立转桥,两个边跨是柔拱刚梁的下承式钢筋混凝土系杆拱,跨度101.1米;1993年已拆除重建了一座钢箱梁桥。
1932年,在桥梁开始建造之前,前苏联工程院的Peredery和Kryzhanovsky两位院士参与设计,并制作了一个1:5的上部拱结构模型进行测试。1936年11月6日,大桥通车。
从施工老照片上看,沃洛达尔斯基老桥似乎与钢管混凝土扯不上关系。但其实,钢管混凝土隐藏在拱肋内部。这座桥的拱肋采用了一种特殊的配筋方式,把四根一组的小钢管混凝土用钢筋绑扎,形成集束节段;再将各节段布设在拱肋内做纵向连接,横向再用钢筋绑扎各单元,形成拱肋内的配筋,焊接。
桥梁率先使用“集束笼结构”,通过向钢管中加入混凝土增加结构强度,每个拱有40根这样的混凝土钢管,其结构强度是厚壁钢管的三倍。包括使用电焊对钢管进行焊接接头,用来代替铆钉,使桥面重量减轻2倍多。
从建筑规模、结构逻辑以及对城市的重要性等方面看,沃洛达尔斯基拱桥无疑是前苏联的杰出桥梁工程。
但从结构受力上看,应将这类集束钢管视为拱肋钢筋,因此,小编倾向于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但它使用了钢管混凝土作为拱桥构件是毋庸置疑的。
1939年,苏联又在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的伊谢季河上建成了一座拱跨140米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铁路拱桥——卡缅斯克伊塞特河铁路大桥。铁路桥位于乌拉尔卡缅斯克至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线八公里处。支架法施工,双铰拱结构设计,拱肋首次采用混凝土填充钢管,即钢管混凝土。该建筑于2001年12月28日被评为俄罗斯工程历史遗迹。
值得注意的是,此桥之后,行业鲜有对钢管混凝土拱桥作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随后的半个世纪,世界上再也没建造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
至于原因分析,小编倾向于李亚东教授的观点,第一,卡缅斯克伊塞特河铁路大桥扔采用支架法施工,其实没有发挥钢管桁架本身具备的支架优势,经济上不划算;第二,桥梁所在位置年均气温低,混凝土灌注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第三,也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际环境的变化,包括二战及东西方冷战等,导致桥梁工程技术交流传播不畅。
此后50年,直到1990年,世界上没有再建造第三座钢管混凝土拱桥。我国工程师对钢管混凝士拱桥的机理及施工工艺进行了长期研究,终于在1990年建成了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115米的旺苍东河大桥。
哪座桥才是世界上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小编归纳了国内学者的三类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首座钢管混凝土拱桥就是1936年完工的,位于列宁格勒的沃洛达尔斯基桥;第二种意见,首先否定沃洛达尔斯基桥是真正的钢管混凝土桥,而后肯定了1939年建成的“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铁路桥”是第一座真正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第三种意见则认为,以上两座都不是,我国1990年通车的四川旺苍东桥才是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其具体桥型为:下承式钢架系杆拱桥,哑铃型拱肋,跨度114米(2014年因发生车撞桥事故,结构受损关闭)。
其实,小编已在文章标题中给出观点,支持第二种说法——即“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铁路桥”是世界第一座钢管混凝土拱桥。国内文章中持此观点的,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分别 是西南大学的李亚东教授和中铁十八局集团的田波同志等。此外,1936年建成通车的列宁格勒沃洛达尔斯基桥,在海外文献中也被定性为“钢筋混凝土拱桥”,而非“钢管混凝土拱桥”。
钢管混凝土作为构件进入桥梁领域,首次并连续出现在1930年代的前苏联,是有历史背景的。首先,1939年爆发的苏芬战争,对苏联的陆军后勤运输能力提出要求,西北部边疆城市列宁格勒成为重要的军事据点。20 世纪 30 年代,列宁格勒的城市规划项目规定对城市东南部进行大规模开发,修建环城公路和多座永久性桥梁。其次,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市(注意区别于其他同名的卡缅斯克)位于中乌拉尔山东侧、卡缅卡河和伊谢季河汇流处。
早在1701年,该地区就因建炼铁厂和铸造厂而闻名,是一座因铁路兴起的城市(类似我国的石家庄市),也是重要铁路枢纽。附近有富铝土矿、大型炼铝厂,还有钢管、有色金属加工、建筑构件、电机及热电等厂。其中,钢管以及火炮专用的无缝钢管产量极大,是苏军赢得“卫国战争”的重要因素,钢管混凝土构件用于桥梁也顺理成章。
其实,俄罗斯一直是铁矿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夺取了远东大片领土后,终于在20世纪初,贝加尔湖以西500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库兹巴斯超级大铁矿,之后又陆续发现了15座陨石矿坑,俄罗斯从此成为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
现在,乌拉尔地区仍是俄罗斯主要的钢铁冶金中心,乌拉尔的铸铁、钢铁不仅满足了俄罗斯的需求,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乌拉尔地区卡缅斯克人口也从1926年的五千多人,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增加至1940年的七万多人,2021年发展为一座由工矿冶金运输业支撑的人口规模近二十万的欧洲中等城镇。
上一篇: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焦作车辆段焦作检修车间双
下一篇:2024年重型机械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Copyright © 2024 米乐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00143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