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1-8276785
13965522023
从传统专业调整到新兴专业布局,从工学一体化教学到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北海职业学院始终锚定“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
从传统专业调整到新兴专业布局,从工学一体化教学到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北海职业学院始终锚定“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适配。“十四五”以来,学校紧扣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脉搏,以产教融合为主线,通过动态调整专业布局、打造特色专业集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与区域经济共生共荣的现代专业体系,成为服务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人才引擎”。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是北海职业学院专业建设的“指南针”。学校组建“企业调研团”,深入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铁山港区临海工业园区等重点园区,调研走访园区龙头企业,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实时预警机制”,统筹规划、精准推进专业“增、撤、停”。
前瞻布局新专业。学校瞄准人工智能、无人机、融媒体、婴幼儿托育等新业态,新增12个前沿专业(方向)。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对接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需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融入北部湾海洋经济产业链,成为地方食品安全检测人才的“孵化器”。
果断优化旧结构。在控制专业总体规模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饱和的传统专业实施调整,撤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停招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2个专业,淘汰室内艺术设计(软装设计)等3个专业方向,推进现有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逐步提升专业结构与北海“电子信息、临港新材料、绿色化工、滨海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契合。
走进北海职业学院“元宇宙智慧向海电子信息产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正通过VR设备模拟渔港管理平台操作——这是学校“临港专业集群”的教学场景。依托北海区位优势,学校打造专业特色,构建起港口机械、电子信息、滨海旅游、财经商贸、文化创意、教育康养六大特色专业集群,形成服务产业链的人才“蓄水池”和产业升级“助推器”。
电子信息专业集群联合北海工业园区重点电子企业开发“嵌入式系统应用”“SMT工艺与设备编程”课程。港口机械专业集群立足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优势,依托自治区级“港口机械智能控制新能源汽车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养适应现代港口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需要、服务智慧港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生深受北海临港企业、现代装备制造企业青睐。滨海旅游专业集群以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为核心专业,整合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专业,对接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与北海系列五星级酒店、广西北部湾邮轮码头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每年培养文旅人才超400人,服务北海全域旅游发展。学生荣获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铜奖,实现学校在职业院校国家级赛事奖牌零的突破。财经商贸、文化创意、教育康养等专业集群,紧密对接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跨境电商、文旅康养等产业,每年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2000人。集群化发展让学校从“单点服务”升级为“系统赋能”。
“课堂即车间,作业即产品。”在北海职业学院,“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让人才培养质效双升。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以“1+X”证书制度为切入点,推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融通岗位标准、课程标准、技能竞赛标准和证书标准,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33个,覆盖全校50%的专业,累计培训人数2738人,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2%以上。
以赛促教淬炼技能。组建“教师骨干+企业专家”指导团队,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51项,其中国赛38项、区赛一等奖33项,实现从“赛场精英”到“企业骨干”的无缝衔接。
数字资源赋能教学。打造“超星泛雅”在线万个;建成“人物形象设计”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访问量超154万次;获批“传感器应用技术”“桥门式起重机技能操作”等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服务“一带一路”职教合作。
校企协同革新教材。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16部,其中《创意构成》《JavaScript基础与实例教程》入选首批“十四五”自治区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实时对接企业新技术,让学生“学的就是用的”。
“专业强则学校强,人才兴则产业兴。”北海职业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贡献“北职力量”。(罗思思、陈治坤)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4 米乐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00143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