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1-8276785
13965522023
XGC88000从2010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到2020年第三台交付,正好十年三台。这数字听着简单,里面水深着呢。徐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扛把子,早年就瞄准
XGC88000从2010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到2020年第三台交付,正好十年三台。这数字听着简单,里面水深着呢。徐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扛把子,早年就瞄准了重型领域。
1999年,他们派人去德国慕尼黑博览会取经。那时候中国最大履带起重机才50吨级,人家德国的已经800吨起步,还在往1000吨冲。徐工工程师拿着相机想拍点技术细节,结果被德国工作人员拦住,直白说随便拍,反正你们也造不出来。
从那以后,徐工就开始闷头攒劲。2000年代初,他们一步步爬坡,先是100吨、150吨,慢慢摸索臂架设计、液压系统、材料强度这些硬骨头。孙丽这人,就是这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她1972年生,1994年大学毕业就进了徐工,从底层绘图员干起。
那时候国产起重机技术落后,她从50吨级项目入手,负责臂架计算和测试。臂架是起重机的心脏,承受力大、变形小是关键,她天天泡在实验室,推公式、调参数,帮着优化了早期型号。2002年,徐工给她派了个重任:150吨级履带起重机塔臂研发。
那年她女儿刚满半岁,家里事儿一大堆,但她还是接了。团队走访工地,收集数据,试验钢材配比,硬是把项目推出去。这不光是技术活儿,还得协调供应链,国产部件当时可靠性差,它们反复迭代,解决了好几个卡脖子问题。到2003年,这款塔臂验证成功,为后来更高吨位打下基础。
孙丽的路越走越宽。2005年,她参与200吨级臂架优化,2007年升高级工程师,负责多项目协调。2008年那会儿,沙特项目的事儿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传回来,她正好在预研更高吨位。沙特东部省一个石化工地,需要吊装92米高、1700吨重的洗涤塔。
中国队当时最大设备才1000吨,扛不住,只能找荷兰吊装公司。那公司全球老大,报价高得离谱,几百万美元起步不说,合同里还塞满附加条款。合作一启动,就露馅儿了。他们不让中国工程师进驾驶舱学技术,方案审核拖拖拉拉,一会儿说风沙大,一会儿说设备检修,总之进度卡死。
每天罚款好几万美元,中国队只能干瞪眼。更气人的是,他们的司机还当面说中国吊车抬不起大货。这事儿不光丢钱,还丢人。技术落后带来的教训太深刻,孙丽他们一看报告,就知道得加速自主化。从那年起,徐工加大投入,孙丽带队从臂架入手,模拟沙漠高温工况,优化负载分布。
2008年底到2009年,预研进入白热化。材料强度是头号难题,他们试验十多种合金,拉伸测试反复做,孙丽亲自把关断口分析。液压阀门也换了七八种,确保高压下不漏油。2010年项目一立项,她就当上总设计师。
团队上百人,分头攻关:臂架形式试了十多种,配重方案改了七轮,专利攒了45项。核心是模块化设计,让大部件标准化组装,降低现场难度。这套思路是孙丽的创新,借鉴了早期小吨位经验,但规模放大几倍。
计算量巨大,力学模型跑了上千次,软件迭代不停。2011年,组装雏形出来,臂架长达188米,最大起重力矩88000吨·米,相当于一次吊起60辆主战坦克。测试阶段,孙丽审核上万张图纸,红笔改了无数偏差。
2012年11月2日,下线月,在山东烟台万华基地首吊成功,模拟4000吨负载平稳就位。这台XGC88000创了三项国际首创技术,六项领先,吨位全球第一。中国终于打破国外垄断,荷兰、德国那些老牌企业傻眼了。
首台交付后,孙丽没松懈,继续追踪应用。2014年,他们优化了变形臂功能,提高了稳定性。2015年第二台出厂,去了国内石化项目,吊装记录刷了几个。生产节奏慢,不是不想多造,而是技术门槛高。臂架焊接上千道,每道得精密控制,材料国产化率虽达90%,但高端钢板还得进口定制。组装周期几个月,一年出一台顶天了。
转眼2019年,沙特联合EO/EG项目招标又来了。这回是中国石化带队,荷兰公司还是对手。项目要吊103米高、1926吨的洗涤塔,比2008年那台重了226吨。荷兰报价还是老一套,高价加附加费,但XGC88000一亮相,就压住了风头。性能数据摆那儿:稳定性强,成本低,适应沙漠环境。
中标后,设备运到朱拜勒工业城,海外首秀。吊装过程顺利,创了32天完成五塔的纪录,总重9200吨。荷兰队只能干看着,订单飞了。这事儿传开,国际上对中国起重机刮目相看。XGC88000不光吨位大,还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臂架自适应变形,操作简单,培训周期短。相比国外老设备,维护费低三成,寿命长20%。
2020年10月13日,第三台交付中油一建,又一个里程碑。从启动到这儿,正好十年三台。徐工成了全球唯一能量产这级设备的厂家,美德日企业虽有类似,但产量少、价格更高。中国市场份额蹿升,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参与了乌兹别克斯坦甲醇项目、阿曼炼油厂啥的。孙丽那几年升了所长,继续带新人,指导新一代臂架设计。
2021年,XGC88000累计吊装超百件超限设备,总重近20万吨。2022年,在福建古雷半岛,120天内吊了7台塔器,效率高得让业主直夸。2023年,参与河北风电,95米叶片稳稳对接。2024年,稳坐全球第一,订单排到2025年底。
为啥十年只三台?不是产能弱,是战略选择。这是国之重器,用在关键工程上。技术复杂,供应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链长,一台单价两亿多,售后还得专人跟。国外想买?得排队,优先国内和“一带一路”伙伴。荷兰公司当年那套敲竹杠,现在轮到他们求人。
我们不卖高价,但也不随便卖。核心技术保密,出口版参数调低,确保不外泄。这就是中国制造的底气,从被嘲讽到被追捧,靠的是实干。孙丽他们这代人,埋头钻研二十年,没啥花里胡哨,就图个中国货硬气。
Copyright © 2024 米乐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陇ICP备20001439号 网站地图